《 第四章 | 新經全集/福音若望傳 第五章 |
第六章 》 |
第五章 禮日起人於沉疴、摩西與先知皆為基督之證
1 | 厥後,值猶太人節期,【註一】耶穌乃赴耶路撒冷。 |
2 | 耶路撒冷之羊門附近有一池,【註二】希伯來語曰:「畢士大」。池之周,有五廊, |
3 | 中臥病者、瞽者、跛者、痺者多人,靜俟池水之興波。【註三】 |
4 | 蓋有上主天神,按時入池,鼓盪其水,水動而先入池者,無疾不瘳。 |
5 | 一人抱病已三十有八載矣, |
6 | 耶穌見其偃臥,知其久困於病,問之曰:「汝欲痊否?」 |
7 | 病者對曰:「主,水動時,無人扶我入池,比予往,他人已捷足先至矣。」 |
8 | 耶穌曰:「起,負榻行!」 |
9 | 其人立愈,負榻行。是日適值禮日。 |
10 | 猶大人謂痊者曰:「禮日不當負榻。」 |
11 | 對曰:「療我者命我負榻行。」 |
12 | 曰:「命汝者伊誰?」 |
13 | 時耶穌已離羣眾,痊者無所指。 |
14 | 後耶穌遇之殿中,諭之曰:「汝茲已見康復,勿再犯罪,恐後患有甚焉者!」 |
15 | 其人去,以耶穌治病告猶太人。 |
16 | 猶太人以耶穌禮日行此,羣起而攻之。 |
17 | 耶穌謂之曰:「吾父健行,以至於今,予亦自強不息。」【註四】 |
18 | 猶太人因耶穌不惟犯禮日禁例,且稱天主為己父,自與天主相等齊也,於是益欲置之於死。 |
19 | 耶穌曰:「予切實語爾,子不能獨有所行,惟見父行者,子亦行之, |
20 | 蓋父之所行,子亦行焉。父篤愛其子,凡其所行,悉以示之;其所示者,將有更大於斯者,爾將不勝駭異矣。 |
21 | 蓋正如父之起死活人,子亦從心所欲,而賦人以生命。 |
22 | 父不予人以黜陟[1],黜陟之權已委之於子, |
23 | 欲使眾人敬子如敬父,凡不敬子者,即不敬遣子之父也。 |
24 | 予切實告爾,人能聽從吾言,而信仰遣予來者,莫不享受永生,而免譴責,蓋已出死而入生矣。 |
25 | 予切實語爾,時將屆矣,今即是也,死者當聞天主聖子之音,而聞之者咸得生焉。 |
26 | 蓋父自具生命,賜子亦自具生命。 |
27 | 以其為人子故,委以黜陟之權。 |
28 | 慎勿以此為怪,蓋時有必至,凡在墓中者當聞厥音而興, |
29 | 善者復活以享永生,惡者復活以受天罰。 |
30 | 予不能有所擅行,惟依予之所聞,而為黜陟,予既不徇私意,一遵遣予者之意而行,故予之黜陟,乃公正無偏。 |
31 | 予若自為證明,則吾證不足為憑, |
32 | 顧別有為予作證者焉,予知其所證之不妄也。 |
33 | 爾等亦曾遣使者謁如望,而彼已為真理作證矣, |
34 | 雖然予不取證於人。予之語此,欲爾曹蒙救恩耳。 |
35 | 如望乃輝煌之明燈,爾等亦曾瞻仰其光,而極一時之樂矣。 |
36 | 顧為予作證者,有較如望更為重要者焉。蓋父所授予之使命,令予完成,而予今猶慘澹經營者,亦為吾證,證父實曾遣予,【註五】 |
37 | 即遣予之父,亦已為予作證矣。爾等未嘗聆其音,亦未嘗見其形, |
38 | 且心中亦不存其道也,是無他,爾等不信其所遣者也。 |
39 | 爾等窮索諸經,意欲藉獲永生,第諸經莫非為予作證, |
40 | 而爾等獨不願歸予,以獲生命! |
41 | 予非求榮於人也; |
42 | 惟予洞悉爾等,知爾心中不存愛主之情也。【註六】 |
43 | 今予奉吾父之名而來,而爾等不納;倘另有奉己命而來者,爾等將納之。 |
44 | 蓋爾等惟互相求榮,不求惟天主能賜之榮,又安能信道乎? |
45 | 勿以為予將訟爾於父,訟爾者固另有人在,即爾所信賴之摩西是已。 |
46 | 蓋爾苟能真信摩西,則亦當信予矣。無他,摩西所書,即指予也。 |
47 | 今爾既不信摩西之書,則又焉能信予哉?」 |
附註
【註一】 | 「厥後、值猶太人節期」希臘抄本有寫『值猶太人節期』、有寫『值猶太人大節期』。然註釋家多從前說。 |
【註二】 | 「耶穌撒冷之羊門附近有一池。」「羊門附近有一池」於希臘抄本中有寫為羊池者。通俗拉丁譯本從之、獻縣新經全集亦譯為羊池。然近代註釋家俱以「羊門附近有一池」為正確。耶穌撒冷聖殿側有一池名羊池、供洗滌、犧牲之用。此處之池、非此池、而為羊門附近之池也。 |
【註三】 | 希臘古抄本、有不書『靜俟池水之興波。蓋有上主天神、按時入池、鼓盪其水。水動而先入池者、無疾不瘳』一節者。近代註釋家多以此節為古代抄本之按語、呂振中譯本亦刪之。英法譯文亦多刪而不載者。此譯文從通俗拉丁譯本、存之。 |
【註四】 | 「吾父健行、以至今日、予亦自強不息。」天主聖父保育萬有、健行不息。耶穌與聖父同體、故亦自強不息。 |
【註五】 | 「而予今猶慘淡經營者、亦為吾證。證父實曾遣予。」耶穌所行者、神奇超凡、非來自天主者不能為也。耶穌自謂為天主所遣。且為聖父之獨子。設其非天主子、天主豈能允其顯靈以欺人乎?今而顯靈、足證其言不虛矣。 |
【註六】 | 「知爾心中不存愛主之情也。」原文「知爾心中不存天主之愛。」註釋家 Zahn 謂此語之字義為天主愛人之情。文理譯本、聖公會譯本與獻縣新經全集俱譯為「天主之愛。」註釋家 Schanz 與 Lagrange 等則謂此「天主之愛」乃人愛天主之愛也。此譯文故譯為「知爾心中不存愛主之情也。」呂振中譯本亦譯為「知道你們沒有對上帝之愛在你們裏面。」 |
注釋
- ↑ 黜ㄔㄨˋ陟ㄓˋ:貶降、提升。